佛語經典人生哲理
一(yi)切(qie)處(chu)無(wu)心者,即修菩提解脫(tuo)涅(nie)盤寂滅禪(chan)定(ding)乃(nai)至六度,皆見性處(chu)。小(xiao)編(bian)精(jing)心整理(li)(li)了佛語經典人(ren)生哲理(li)(li),歡迎閱讀。
佛語經典人生哲理
1、一(yi)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(yi)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
2、云何應住?云何降(jiang)伏其心?
3、不見他非我是(shi),自然上敬下(xia)恭,佛法時時現(xian)前(qian),煩(fan)惱塵塵解脫(tuo)。
4、如果你(ni)不給自己煩惱,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(ni)煩惱。因為你(ni)自己的內心,你(ni)放不下。
5、一切處無心者,即修菩(pu)提解(jie)脫涅盤寂滅禪定乃至六度,皆(jie)見性處。
6、次(ci)于(yu)自身(shen)善起防護,不應放逸,于(yu)剎那中有少動念,應當(dang)觀察,以正(zheng)智鉤制令正(zheng)住。
7、沈默是毀謗最好的答(da)覆(fu)。
8、與(yu)其(qi)你去排(pai)斥它(ta)(ta)已成的事實(shi),你不如去接受它(ta)(ta)。
9、過去(qu)心(xin)不(bu)可得,現在心(xin)不(bu)可得,未來心(xin)不(bu)可得。
10、不(bu)洗澡的(de)(de)人,硬擦香水是不(bu)會香的(de)(de)。名聲與尊貴,是來自(zi)于真(zhen)才實學的(de)(de)。有德自(zi)然香。
11、菩薩應離一切(qie)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(miao)三菩提(ti)心(xin)。
12、不(bu)見(jian)(jian)垢法可(ke)厭,不(bu)見(jian)(jian)凈法可(ke)求(qiu),不(bu)見(jian)(jian)眾(zhong)生可(ke)度(du)(du)(du),不(bu)見(jian)(jian)盤可(ke)證(zheng),不(bu)作(zuo)度(du)(du)(du)眾(zhong)生心,不(bu)作(zuo)不(bu)度(du)(du)(du)眾(zhong)生心,是名最上乘。
13、信得(de)心及,見得(de)性徹于日用中無(wu)絲(si)毫透漏,全世法(fa)(fa)即佛法(fa)(fa),全佛法(fa)(fa)即世法(fa)(fa),平等一如。
14、大多數的人(ren)一輩子只(zhi)做了三件事;自欺(qi)、欺(qi)人(ren)、被人(ren)欺(qi)。
15、一(yi)切法相(xiang)本(ben)為緣生(sheng),緣生(sheng)之法,當體即空(kong)。
16、如(ru)來(lai)所得法,此法無(wu)實(shi)無(wu)虛。
17、若(ruo)以色(se)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
18、如果你真的(de)愛(ai)他(ta),那么(me)你必須容忍他(ta)部份的(de)缺點(dian)。
19、你不要(yao)一(yi)直不滿(man)人家,你應該一(yi)直檢(jian)討(tao)自(zi)己(ji)才(cai)對。不滿(man)人家,是苦了你自(zi)己(ji)。
20、根身器(qi)界一切鏡(jing)相,皆是空花水月,迷(mi)著計較,徒增煩惱。
21、常當勤(qin)心懺,無(wu)始一切罪。諸障若消滅,佛境(jing)便現前。
22、若世界(jie)實有者,則是(shi)一合相(xiang)。
23、是法平等,無有(you)高下。
24、好好的管(guan)教你自(zi)己,不(bu)要(yao)去(qu)管(guan)別人(ren)。
25、不要因為眾生(sheng)(sheng)的(de)愚疑,而帶(dai)來了(le)自(zi)己的(de).煩惱(nao)。不要因為眾生(sheng)(sheng)的(de)無知(zhi),而痛苦(ku)了(le)你自(zi)己。
26、你(ni)可以擁(yong)有愛(ai),但不要執著,因為分離是必然的。
27、當你(ni)(ni)煩惱的(de)時候,你(ni)(ni)就要告訴你(ni)(ni)自己,這一切都是假(jia)的(de),你(ni)(ni)煩惱什么?
28、眼(yan)睛不要老是(shi)睜得那(nei)么大,我且問你,百年以后(hou),那(nei)一(yi)樣是(shi)你的。
29、良心(xin)是每(mei)一個人最公正的(de)審判官,你(ni)騙得(de)了別人,卻永遠騙不了你(ni)自己的(de)良心(xin)。
30、能為(wei)別人設想的人,永遠不寂寞。
31、眾(zhong)生(sheng)由其不達一(yi)真法界,只(zhi)認(ren)識(shi)一(yi)切法之相,故有分(fen)別執(zhi)著之病。
32、一切無心無住著,世(shi)出世(shi)法莫不(bu)皆(jie)爾。
33、無(wu)有(you)定法,如來可(ke)說。
34、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(hen)嚴重(zhong),那(nei)樣子你會很(hen)痛苦。
35、用傷害(hai)別人的(de)手(shou)段來掩(yan)飾(shi)自己缺(que)點的(de)人,是可恥的(de)。
36、不應取(qu)法(fa)(fa),不應取(qu)非法(fa)(fa)。
37、做(zuo)工(gong)夫(fu)全仗精(jing)進(jin)之力,真(zhen)正辦道人(ren),無剪爪(zhua)之工(gong)。
38、一切如來本起因底,皆依圓(yuan)照清(qing)凈覺相,永斷無明,方成佛(fo)道(dao)。
39、知一切法無我,得(de)成于忍。
40、這個世界本來(lai)就(jiu)是(shi)痛苦的,沒有例外的。
41、不(bu)要刻意去猜(cai)測他人的(de)想法,如果你沒有(you)(you)智慧與經驗的(de)正確判斷(duan),通常都會有(you)(you)錯誤的(de)。
42、為諸眾(zhong)生(sheng)除無(wu)利益,是名(ming)(ming)大(da)(da)慈;欲與眾(zhong)生(sheng)無(wu)量(liang)利樂(le),是名(ming)(ming)大(da)(da)悲;于諸眾(zhong)生(sheng)心生(sheng)歡(huan)喜(xi),是名(ming)(ming)大(da)(da)喜(xi);自舍己(ji)樂(le),施與他人,是名(ming)(ming)大(da)(da)舍。
43、愚癡的(de)人(ren),一(yi)直想(xiang)要別人(ren)了(le)解(jie)(jie)他。有智慧的(de)人(ren),卻努力的(de)了(le)解(jie)(jie)自己。
44、恰(qia)(qia)恰(qia)(qia)用(yong)(yong)心時(shi),恰(qia)(qia)恰(qia)(qia)無心用(yong)(yong),無心恰(qia)(qia)恰(qia)(qia)用(yong)(yong),常用(yong)(yong)恰(qia)(qia)恰(qia)(qia)無。
45、欲得凈(jing)土(tu),當凈(jing)其心(xin),隨其心(xin)凈(jing)則佛(fo)土(tu)凈(jing),隨成就眾生凈(jing),則佛(fo)土(tu)凈(jing)。
46、若諸(zhu)菩薩悟凈(jing)圓覺(jue),以凈(jing)覺(jue)心(xin),取靜為(wei)行,由(you)澄(cheng)諸(zhu)念,覺(jue)識煩動,靜慧(hui)發生,身心(xin)客塵從此永滅,便能內(nei)發寂靜輕安,由(you)寂靜故,十方(fang)世界諸(zhu)如來心(xin),于(yu)中顯(xian)現,如鏡中像(xiang),此方(fang)便者,名奢(she)摩(mo)他。
47、佛法無(wu)多子,長遠(yuan)心(xin)難得,學道如初心(xin),作佛也(ye)有余,始終總不變,真是大丈夫。
48、若(ruo)能(neng)自識本心(xin),念念磨練(lian);莫(mo)住者,即自見佛性也。
49、一切如來妙圓(yuan)覺心本無菩(pu)提及(ji)(ji)與涅槃,亦無成(cheng)(cheng)佛(fo)及(ji)(ji)不成(cheng)(cheng)佛(fo),無妄輪(lun)回及(ji)(ji)非輪(lun)回。
50、末世眾(zhong)生(sheng)欲修行者,應當(dang)盡命供養善友,事善知識,彼善知識欲來親(qin)近(jin),應斷驕慢(man),若復遠(yuan)離(li),應斷嗔恨,現逆順境,猶如(ru)虛空,了(le)知身心畢竟平等,與(yu)諸眾(zhong)生(sheng)同體無異,如(ru)是修行,方(fang)入圓覺。
51、當(dang)你(ni)(ni)未學(xue)佛的時候(hou),你(ni)(ni)看什么(me)都不(bu)順(shun)。當(dang)你(ni)(ni)學(xue)佛以后,你(ni)(ni)要看什么(me)都很順(shun)。
52、來得(de)(de)不(bu)明,去得(de)(de)正(zheng)好,智(zhi)人(ren)觀(guan)此,未免(mian)心(xin)冷。
53、活著(zhu)一(yi)天(tian),就是有福(fu)氣,就該珍惜。當我(wo)哭泣我(wo)沒(mei)有鞋子(zi)穿的(de)時候(hou),我(wo)發現有人卻沒(mei)有腳。
54、如(ru)來者(zhe)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(ming)如(ru)來。
55、十方如來,同一(yi)道故,出離生死,皆以(yi)直(zhi)故。
56、但(dan)離(li)妄緣,即如(ru)如(ru)佛。
57、在你貧窮的時候,那你就(jiu)用身體去布(bu)施,譬如(ru)說掃地、灑水(shui)、搬東西等,這(zhe)也(ye)是一種(zhong)布(bu)施。
58、但于(yu)一切一切法,不作有(you)無見(jian),即見(jian)法也(ye)。
59、菩(pu)薩眾(zhong)生皆(jie)是幻(huan)化,幻(huan)化滅故(gu),無取證者。
60、戀愛不(bu)是慈(ci)善(shan)事業,不(bu)能隨便施(shi)舍的(de)。感情是沒(mei)有公式(shi),沒(mei)有原則,沒(mei)有道理可循的(de)。可是人們至死(si)都還在執(zhi)著與(yu)追求。
61、逆(ni)境(jing)是成長(chang)必經(jing)的過(guo)程,能勇于接受(shou)逆(ni)境(jing)的人,生(sheng)命就會日漸(jian)的茁壯。
62、若諸(zhu)菩薩行法供(gong)養,則得成就供(gong)養如(ru)來(lai)。如(ru)是修(xiu)行,是真供(gong)養故。
63、一個人如(ru)果不(bu)能從內心去(qu)原(yuan)諒別人,那他就永遠(yuan)不(bu)會(hui)心安理得(de)。
64、多少人要離(li)開這個世間時,都(dou)會說出同一句話,這世界(jie)真是無奈與(yu)凄涼啊!
65、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,由強而弱。定(ding)功(gong)由暫而久,由脆而堅。
66、你永遠要(yao)寬恕眾生(sheng),不論(lun)他有多壞,甚(shen)至他傷害(hai)過你,你一定要(yao)放(fang)下,才能得到真(zhen)正的快樂。
67、能夠(gou)把自(zi)己壓得(de)低低的(de)(de),那(nei)才是(shi)真正(zheng)的(de)(de)尊貴。
68、若欲無境(jing),當忘其心(xin),心(xin)忘即境(jing)空,境(jing)空即心(xin)滅。
69、不要因(yin)為(wei)小小的(de)(de)爭執,遠離了(le)你至親的(de)(de)好友,也不要因(yin)為(wei)小小的(de)(de)怨恨,忘記了(le)別人的(de)(de)大恩。
70、來是偶然的,走是必然的。所以(yi)你必須,隨(sui)緣不變,不變隨(sui)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