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關推薦
文言文中人稱代詞
在日常過(guo)程學(xue)習中(zhong),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(wen)(wen)言(yan)(yan)文(wen)(wen)吧?文(wen)(wen)言(yan)(yan)文(wen)(wen)是(shi)(shi)一種書(shu)面語言(yan)(yan),主要(yao)包括以(yi)先秦(qin)時期的(de)口語為基礎而(er)形成(cheng)的(de)書(shu)面語。是(shi)(shi)不(bu)是(shi)(shi)有(you)很(hen)多人在為文(wen)(wen)言(yan)(yan)文(wen)(wen)的(de)理解而(er)發愁?下面是(shi)(shi)小編精心整理的(de)文(wen)(wen)言(yan)(yan)文(wen)(wen)中(zhong)人稱代詞,歡迎閱讀(du)與收藏。
第一人稱代詞
古漢語中,第(di)一(yi)人稱(cheng)代詞主要有“我、吾、余、予、朕(zhen)、臺(yí)、卬(áng)”等七個。其中,常用的是“我、吾、余、予”四個。
吾:吾與汝畢力(li)平險(xian)
余:余聞而愈悲
我(wo)(wo):我(wo)(wo)與城北徐公孰美
予(yu)(yu):予(yu)(yu)觀夫巴陵勝狀
謙稱
古人(ren)為了表示自己的(de)謙遜禮貌,在(zai)對話(hua)中往往不(bu)用自稱代(dai)詞,而常用謙稱代(dai)替(ti)。其(qi)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:
1、自稱其(qi)名(ming)。如(ru):相(xiang)如(ru)曰:“夫以秦王之威(wei),而相(xiang)如(ru)廷斥之,辱其(qi)群臣。”(《史記(ji)廉頗藺相(xiang)如(ru)列傳》)
2、自(zi)稱(cheng)低賤的身(shen)份。如(ru):①太(tai)史(shi)公(gong)牛(niu)馬(ma)(ma)走司馬(ma)(ma)遷(qian)再拜(bai)言。(司馬(ma)(ma)遷(qian)《報任安書》),“牛(niu)馬(ma)(ma)走”指“像走馬(ma)(ma)一樣被役(yi)使的仆人”,是謙稱(cheng)。②愚以為(wei)宮中之事。
此外:“臣(chen)、不(bu)肖、小人(ren)”等代替(ti)第(di)一人(ren)稱(cheng)時是謙(qian)稱(cheng)。
注意
“孤、寡人、朕”是古代(dai)帝王(wang)諸侯(hou)自稱。
如:孤不度德(de)量力,安陵君其許寡(gua)人(ren)
“朕”,秦以前本(ben)是一(yi)般的自稱(cheng),秦始(shi)皇以后專門用于(yu)帝王君主的自我稱(cheng)謂了(le)。如:朕皇考曰伯庸。(屈原(yuan)《離騷》)
“卬(áng)”,多(duo)(duo)用(yong)在《詩(shi)經》中,“臺”多(duo)(duo)用(yong)在《尚書》里,后(hou)代(dai)都不使用(yong)了。
“臣”是春秋戰(zhan)國時的人自(zi)稱(cheng)。后來則變成臣子的自(zi)稱(cheng)了。
第二人稱代詞
古(gu)漢語中,第二人稱代(dai)詞主(zhu)要有“女、汝(ru)、爾(er)、而、乃、若(ruo)”等六個。其中以(yi)“女、汝(ru)、爾(er)、若(ruo)”四個為常見。
“汝”、“女”本是同一個(ge)詞的不同寫(xie)法。例如:三歲貫女,莫我肯顧(gu)。(《詩(shi)經魏風碩鼠(shu)》)
汝:汝是大家子
爾:爾等
若(ruo):若(ruo)屬皆且(qie)為(wei)所虜
尊稱
“子、足下、君、公、先生、大王(wang)、陛下(對君王(wang))”作第二人稱時,是尊稱,相當于先生,“您”。
1、稱人之字。
子(zi)卿不欲降,何以(yi)過陵(ling)?(《漢書李廣蘇建傳》)
2、稱(cheng)人以(yi)美德之(zhi)辭,美稱(cheng)詞語。
古(gu)人(ren)多(duo)用“子”、“君”、“公”、“先(xian)生”等(deng)。
例如:①子(zi)欲(yu)子(zi)之王之善與(yu)?我明告子(zi)。(《孟子(zi)滕文公下》)
3、稱人以(yi)其近侍、所在。這類尊稱多用(yong)于君王、尊者(zhe)。常用(yong)的詞語有(you)“陛(bi)下”、“閣下”、“殿下”、“足下”、“執事”等。
如:①今陛下興義兵,誅殘(can)賊(zei),平定天下。(《史記秦(qin)始皇本紀》)②不見足下面,已(yi)三年矣(yi)。(《白(bai)居易《與元微之書》》③敢以煩執事。《燭之武(wu)退(tui)秦(qin)師》)
第三人稱代詞
古漢語中,第三人稱代詞(ci)主要有“彼、之(zhi)、其(qi)(qi)、厥、他、渠”等六個(ge)(ge)。其(qi)(qi)中以“彼、之(zhi)、其(qi)(qi)”三個(ge)(ge)為常見。
彼:彼與(yu)彼年相(xiang)若也,道相(xiang)似也。
之:公與之乘
其(qi):見其(qi)發矢十中八(ba)九
“他(ta)”在上古漢語中不是(shi)第三人(ren)稱(cheng)代詞(ci),只表“其(qi)他(ta)”、“別的(de)(de)”之類的(de)(de)意思,是(shi)指示代詞(ci)。“他(ta)”用作第三人(ren)稱(cheng)代詞(ci),大概始于晉代。“渠”后來也可(ke)作第三人(ren)稱(cheng)代詞(ci)。如:“女婿(xu)昨來,必(bi)是(shi)渠所竊。” (《三國志吳(wu)書趙達傳》
今(jin)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這,祝(zhu)愿同學(xue)們用辛(xin)勤的(de)汗水(shui)去收獲美好的(de)未來吧(ba)!
【文言文中人稱代(dai)詞】相關文章:
英語代詞語法之人稱代詞10-25
總結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稱10-21
關于文言文中的異讀06-15
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12-19
文言文中精辟的名言12-27
文言文中是的用法12-07
文言文中的使動用法09-24
文言文中“然”字的用法09-24
語文文言文中的成語08-25
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譯07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