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作文(提升技巧)
寫作(zuo)能力(li)是人的語(yu)言表達能力(li)的重要組成部分(fen),所以(yi),在漢(han)語(yu)教學(xue)(xue)過程中,對于(yu)學(xue)(xue)生寫作(zuo)能力(li)的培養十分(fen)重要。
1.詞匯量有限,不能細致地(di)進行表達:例(li)如"我的媽(ma)媽(ma)是(shi)(shi)個(ge)好(hao)媽(ma)媽(ma),她(ta)不但對我很好(hao),她(ta)對每個(ge)人也都很好(hao)。她(ta)真是(shi)(shi)一(yi)個(ge)好(hao)媽(ma)媽(ma)。"簡(jian)單(dan)重復(fu)的詞語明顯地(di)限制了語言的表現力。
2.表(biao)達(da)能力(li)有限,難以組織(zhi)一篇結構完整(zheng)語氣(qi)連貫的(de)文章。由于學生還不(bu)(bu)太熟(shu)悉漢(han)語的(de)思維習(xi)慣和表(biao)達(da)習(xi)慣,當他從(cong)寫(xie)單句過渡到(dao)組織(zhi)一篇文章,用漢(han)語進(jin)行連貫的(de)表(biao)達(da)時,就常常會顯得力(li)不(bu)(bu)從(cong)心,寫(xie)出來的(de)文章常常是支離破碎或(huo)辭不(bu)(bu)達(da)意。
3.自己(ji)不(bu)知道自己(ji)的(de)文(wen)(wen)章里寫的(de)是(shi)什么。這是(shi)一(yi)種很特殊的(de)現象,多發生(sheng)在(zai)華裔孩子身上。看起來文(wen)(wen)從(cong)字順的(de)一(yi)篇作文(wen)(wen),但它的(de)作者卻不(bu)會讀它。為什么?因為作文(wen)(wen)是(shi)在(zai)家(jia)長(chang)幫助下寫出來的(de),遣詞造句反映(ying)的(de)是(shi)家(jia)長(chang)的(de)思維。這樣的(de)作文(wen)(wen)練(lian)習(xi)根本起不(bu)到練(lian)習(xi)的(de)作用。
4.畏懼寫作文。有(you)些(xie)學(xue)生在讀(du)書和(he)默寫甚至造句方(fang)面都表現不(bu)錯(cuo),但由于害怕寫作文,幾乎放棄堅持了幾年的中(zhong)文學(xue)習。
在這樣的教學對象面前,只講解怎樣審題,怎樣組織材料似乎是遠水不解近渴。因為在動筆寫作之前,他們還有一連串的障礙需要逾越,如果不幫助他們越過這些障礙,那么寫作只可能是紙上談兵。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把寫作程序由"想——寫"變為:"想——說——寫",是幫助學生逾越這些障礙的有效途徑之一。這個變化意味著,此時對于這個特定群體的教學重點不能僅放在"寫"上,而應該首先做好前兩步:"想"和"說",即寫前的準備和指導。由于這些活動環節是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,所以,我們也可以稱之為"寫前預練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