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游褒禪(chan)山記》說課(ke)稿精選(xuan)
教學目的:
1、學(xue)習本(ben)文從記游到(dao)議論,即事明(ming)理的寫作手法。
2、學(xue)習(xi)本(ben)文所論述的(de)做任何事(shi)要有志向、不盲(mang)從、努力向上(shang)和“深思(si)慎(shen)取”的(de)態度。
3、掌握詞類活用(yong)和一詞多(duo)義的用(yong)法,特別(bie)是“其”、“道”、“名”、“然(ran)”等(deng)詞的用(yong)法。
4、熟讀背誦(song),培養(yang)閱讀文(wen)言(yan)文(wen)的能力。
教學重點:
目的2、3
教學難點:
目的1、4。
教學設想:
1、本文的語言比(bi)較通俗,可讓(rang)學生(sheng)利用注釋自(zi)己串講(jiang)課文,必要時教師進行(xing)點(dian)撥以(yi)培養學生(sheng)的自(zi)學能力。
2、文中(zhong)的(de)一些(xie)常用詞,除弄清(qing)它在本課的(de)用法外,還要引(yin)導學生(sheng)聯(lian)系(xi)所學過的(de)篇(pian)目及利(li)用查找工(gong)具(ju)書的(de)方法積累(lei)這些(xie)詞的(de)其他用法,以(yi)提(ti)高(gao)學生(sheng)的(de)閱讀(du)能力(li)。
3、即事明理的(de)寫法,學生(sheng)比較陌生(sheng),所以教學中(zhong)要引導學生(sheng)理清記敘(xu)和(he)議論的(de)關系,從而理解作者所闡述(shu)的(de)觀點。
4、誦(song)讀是(shi)本文學(xue)習(xi)的重點,要在(zai)整體感知(zhi)的基礎上通讀課文,在(zai)誦(song)讀中加深對(dui)課文的`理解,落實本課的背誦(song)要求。
總課時:
3課時
第一課時
教學要點:
作者及課文簡介,疏通文意。
教學步驟:
一、導入
《醉(zui)翁(weng)亭記(ji)》、《岳陽樓(lou)記(ji)》,“記(ji)”是(shi)一種文(wen)體,指游(you)記(ji)。游(you)記(ji)的(de)共同點是(shi)什么呢?(明確(que):抓住景物特點,表現山水之美。有人曾將游(you)記(ji)比(bi)作(zuo)“紙上山水”。)
二、介紹作者、背景。
三、交代本課的教學目的及課時安排。
四、由學生朗讀課文。
正音(yin)(板書):褒 冢 華 相(xiang) 謬 窈 父
五、默讀課文,根據注釋疏通文意。
六、由學生復述課文,串講。教師根據實際情況,做些必要的點撥,特別要點出一些重點字詞的用法。
七、由學生質疑,提出存在的其他問題。
八、齊讀課文,鞏固詞義。
九、作業
1.積累“其”、“道”、“名”、“然(ran)”的義項。
2.熟讀課(ke)文,體會敘議結合手法。
第二課時
教學要點:
體(ti)會敘議結合手法。
教學步驟:
一、檢查上節的重點詞語的用法。
二、積累詞義。
指定(ding)幾位學生(sheng)把自己(ji)所歸納的詞義及例句抄寫在(zai)黑(hei)板上,并講(jiang)解(jie)。
三、齊讀課文,理清思路。
由學生(sheng)討論,明確文章結構。
第三部分(1、2):記游山所(suo)見及經(jing)過。
第二部分(3、4):寫游山的心得。
第三部分(5):游山(shan)的時間及同行者(zhe)。
四、討論敘議結合的手法。
1.問:本文的敘議是怎樣緊密相連(lian)的?
由學生討論后明(ming)確:
(1)兩部分間銜接過渡自然。
(2)記(ji)仆碑情況突出“花山”二字,為后文的議(yi)論作鋪(pu)墊。
(3)強調(diao)前洞(dong)路(lu)近、地平、游(you)(you)者(zhe)眾,后(hou)洞(dong)強調(diao)路(lu)遠、奇險、游(you)(you)者(zhe)少。為后(hou)文議論作鋪墊。
2.作者通過記游(you),闡述(shu)了什么(me)觀點呢?
作(zuo)者據仆碑得(de)出了要有(you)“深思慎取”的態度;通過(guo)兩洞對比,得(de)出了做任(ren)何(he)事都要有(you)百(bai)折不撓(nao)的精神這個結論(lun)。
3.本文(wen)即事明理(li),借游山抒(shu)發了內(nei)心的感慨。諸(zhu)同學(xue)們結合自(zi)己的實際(ji)情(qing)況,談(tan)談(tan)你對作者(zhe)這一感慨的看(kan)法。(本題可由學(xue)生自(zi)由發言(yan),不求統一。)
五、作業。
熟讀(du)(du)課(ke)文(wen),寫一篇讀(du)(du)書(shu)筆(bi)記。
第三課時
教學要點:
指導背誦。
教學步驟:
一、檢查上節所講授的敘議結合的特點及作者的觀點。
二、啟迪思維,深入研究。
從游覽來看(kan),這是一次半途(tu)而(er)廢的游覽。照理,這樣的游覽并(bing)沒有多大價值可寫,而(er)本文卻成為一篇傳(chuan)誦千古的名(ming)篇,為什么?從中,我們對作文之法有什么體(ti)會?
提示:
1.首先要重視文章的立意,有新意,能(neng)啟發人們(men)思考(kao)。
2.其次要重視(shi)構(gou)思布局,使材料與觀點(dian)有機(ji)統(tong)一(yi),結構(gou)嚴密(mi)。
三、指導背誦第三段
第三(san)段(duan)緊承上文(wen),抒發自己的感想。
(1)用“嘆”領起下文。
(2)以(yi)古人作(zuo)立論的標準:“求思(si)之深而無不在(zai)”才“往往有得”。
(3)世人的做法:夷以近,則游者眾;險以遠,則至者少”
(4)闡述(shu)志、力、物三者的內在聯(lian)系。
(5)強調(diao)只要盡了自己的努力,即(ji)使不能達到目的,也可以“無悔”。
3、結合提示,爭取當堂背誦(song)。
【《游褒禪(chan)山記》說課稿】相關文(wen)章:
02-08
08-19
07-07
《游褒禪山記》的說課稿06-14
游褒禪山記的說課稿06-13
《游褒禪山記》說課稿04-17
游褒禪山記說課稿11-02
《游褒禪山記》說課稿08-06
01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