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關推薦
主管護師資(zi)格考試:人(ren)類行為的(de)基本概念
主管護師考(kao)(kao)試在即,為(wei)(wei)了各位主管護師考(kao)(kao)生能更加系統的掌握考(kao)(kao)試內容,小編為(wei)(wei)大(da)(da)家整理了相關專業知(zhi)識中人類行為(wei)(wei)的基本概念(nian),歡迎大(da)(da)家瀏(liu)覽。
一、行為的定義
行(xing)為(wei)是(shi)有機(ji)體在外界環境刺激下引起的(de)(de)反應,包(bao)括內在的(de)(de)生理(li)和心理(li)變化。根據此(ci)定義,美國心理(li)學家伍(wu)得(de)渥斯(si)(Woodworth)提出(chu)了著名(ming)的(de)(de)S-O-R行(xing)為(wei)表示式。
S(stimulus)→0(organism)→R(reaction)
刺激(ji) 有(you)機體(ti) 行為反應
二、行為的構成要素
人的行為(wei)(wei)(wei)由五個基本要素構成,即行為(wei)(wei)(wei)主體(ti)、行為(wei)(wei)(wei)客(ke)體(ti)、行為(wei)(wei)(wei)環(huan)境、行為(wei)(wei)(wei)手段和行為(wei)(wei)(wei)結(jie)果。
1、行為主體——人。
2、行為(wei)客體——人的(de)行為(wei)所指向的(de)目標(biao)。
3、行(xing)為(wei)(wei)環境——行(xing)為(wei)(wei)主體與行(xing)為(wei)(wei)客體發生(sheng)聯系的客觀環境。
4、行(xing)為(wei)手(shou)段(duan)——行(xing)為(wei)主體(ti)(ti)作用(yong)于行(xing)為(wei)客(ke)體(ti)(ti)時的方(fang)式、方(fang)法及所應(ying)用(yong)的工具(ju)。
5、行為結果——行為對行為客體所致的影響。
三、人類行為的分類
人類的行(xing)為因其生物性和社(she)會性所決(jue)定可(ke)分為本能(neng)行(xing)為和社(she)會行(xing)為兩大類。
人類的本能行為(wei)由(you)人的生物性所決定(ding),是人類的最基本行為(wei),如(ru)攝(she)食行為(wei)、性行為(wei)、躲避行為(wei)、睡眠等。
人(ren)類的(de)社(she)會行(xing)為(wei)(wei)由人(ren)的(de)社(she)會性所決定(ding),其(qi)造就機構來自社(she)會環境。人(ren)們通過(guo)不斷(duan)的(de)學習、模仿(fang)、受教育、與人(ren)交(jiao)往的(de)過(guo)程(cheng),逐步懂(dong)得如何是自己的(de)行(xing)為(wei)(wei)得到社(she)會的(de)承認、符合道德(de)規(gui)范、具有社(she)會價值,從而與周(zhou)圍環境相適應。因此,人(ren)類的(de)社(she)會行(xing)為(wei)(wei)是通過(guo)社(she)會化過(guo)程(cheng)確立的(de)。
四、人類行為的發展過程
在(zai)人的整個生命周(zhou)期中,行(xing)為的形成和發(fa)展(zhan)可分為四(si)個階段。
1、被(bei)動發展(zhan)階段(duan)——被(bei)動發展(zhan)階段(duan)在0~3歲內,此階段(duan)的行(xing)為(wei)主要靠遺傳和本能的力(li)量發展(zhan)而成(cheng),如嬰兒的吸吮、抓握。啼(ti)哭等行(xing)為(wei)。
2、主動發(fa)展(zhan)階(jie)段(duan)——主動發(fa)展(zhan)階(jie)段(duan)在3~12歲(sui)內(nei),此(ci)階(jie)段(duan)的行為有(you)明(ming)顯的主動性,其主要表現為愛(ai)探究、好攻擊(ji)、易(yi)激惹、喜歡自我表現等。
3、自(zi)主發(fa)展階段(duan)——自(zi)主發(fa)展階段(duan)自(zi)12~13歲起延續至成年,此(ci)階段(duan)人們開始(shi)通過對(dui)自(zi)己、他人、環境、社會的綜合認(ren)識,調整自(zi)己的行(xing)為。
4、鞏(gong)固發展階段——鞏(gong)固發展階段在成年后,持續(xu)終(zhong)生,此階段的行為(wei)已基本定型,但(dan)由于環境、社會及個人(ren)狀(zhuang)況均(jun)在不斷(duan)變(bian)化,人(ren)們(men)必須對自己的行為(wei)加以不斷(duan)的調整(zheng)、完善、充實和(he)提高。
五、人類行為的特性
1、目的性(xing):區別動物行為重要標志。
健康教育(yu)的(de)目(mu)的(de)是幫助(zhu)人們向(xiang)促進健康的(de)方(fang)向(xiang)改善(shan)行(xing)為(wei),因此人類行(xing)為(wei)的(de)目(mu)的(de)性(xing)也(ye)是開(kai)展健康教育(yu)的(de)前(qian)提。
2、可(ke)塑性:年紀越小,其行(xing)為(wei)的(de)可(ke)塑性越大,抓緊(jin)人(ren)社會關鍵期的(de)教育,培(pei)養健康文(wen)明(ming)行(xing)為(wei)。
3、差(cha)異性:人的行為因遺(yi)傳(chuan)、環境學(xue)習經歷的不同而千(qian)差(cha)萬別(bie)。
健康教育的措施必(bi)須因人而(er)異(yi)、因勢而(er)異(yi)
六、人類行為的適應形式
1、反射:最基本的(de)反射與本能行為(wei)相聯(lian)系,為(wei)人(ren)類的(de)適(shi)應行為(wei)奠定基礎(chu)。
2、自我控(kong)制:個體對自己部分行為進(jin)行控(kong)制,適應社(she)會。
3、調試(shi):一般發生在(zai)協調矛盾、沖(chong)突(tu)的過程中:指個體(ti)與他(ta)人、群體(ti)與群體(ti)之間相配合、相適應。
4、順應(ying):個體與群體不斷接受新的(de)經(jing)驗、改(gai)變自己行為方式(shi)適應(ying)客(ke)觀環境變化。
5、應對:指(zhi)個(ge)體決定是否采取某種行為,以(yi)適應目前或長遠的需要。
【主管護師資格考試:人類行為的基本(ben)概(gai)念】相關文章:
人類的行為責任05-03
人類行為之謎作文螞蟻01-26
線段的基本概念與性質10-08
培訓師資格考試條件08-22
律師資格考試教材01-14
醫師資格考試承諾書07-21
初級育嬰師資格考試習題及答案05-23
醫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02-03
教師資格考試復習建議03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