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律長(chang)征課堂教學設計(ji)
一、教學目標:
1、學習紅軍長征中(zhong)的英雄氣概(gai)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。
2、理解關鍵詞的(de)含義(yi)及其飽含的(de)感情。
3、了解毛主席詩詞的創(chuang)作風格(ge):藝(yi)術的概(gai)括和夸張。
二、教學設想
1、 預習要求:
學(xue)生(sheng)(sheng)對長(chang)征的有(you)關(guan)(guan)(guan)知識缺乏了解(jie),課前布置學(xue)生(sheng)(sheng)查找有(you)關(guan)(guan)(guan)資料,了解(jie)長(chang)征的`相關(guan)(guan)(guan)知識,上課時(shi)講(jiang)述(shu)你所了解(jie)的長(chang)征。
2、 教法(fa)、學法(fa):
教師組(zu)織指導,學(xue)生進行自主、合作、探究。
3、課時安排:一課時
4、教具準備:投影儀、錄音機。
四、教學過程
(一)、導入
1、 由學生講述自己所了(le)解的長(chang)征(zheng)。
2、 教(jiao)師介紹此詩的寫(xie)作背(bei)景。
(二)、整體感知課文
1、 播放朗讀錄音。
2、 學生聽(ting)后自由朗讀,體會詩意。
(合(he)作(zuo)學習:1、正音。2、借助(zhu)工具書以頁下(xia)注合(he)作(zuo)弄(nong)懂課文意思。)
3、 學生齊(qi)讀(du)課文。
4、 指(zhi)導(dao)朗讀(du),從節(jie)奏、重(zhong)音、韻腳、感情幾方面讀(du)出詩中表現(xian)出來的(de)(de)紅(hong)軍(jun)的(de)(de)英(ying)雄(xiong)氣概和樂(le)觀精神。
紅軍/ 不(bu)怕(pa) / 遠征難,萬(wan)水/千(qian)山/只/等閑(xian)。
五嶺/逶迤/騰/細浪,烏蒙/磅(bang)礴/走/泥丸。
金沙/水(shui)拍(pai)/云(yun)崖(ya)/暖,大渡/橋橫/鐵索/寒。
更喜/岷山(shan)/千里/雪,三軍/過后/盡/開顏。
(三)品味詩中畫面
1、 創設問題情(qing)景:
詩(shi)第一句說:“紅軍不怕遠(yuan)征(zheng)難”,從(cong)全詩(shi)看,從(cong)哪(na)里可以看出(chu)遠(yuan)征(zheng)之“難”?紅軍又(you)是如何(he)看待這些(xie)困(kun)難的?
(請(qing)學生(sheng)在書上自主圈點勾畫,然后合作交流,引導(dao)學生(sheng)理解(jie)詩(shi)歌運用藝術(shu)夸張(zhang)手(shou)法(fa)突出紅軍的樂觀(guan)主義精神。)
2、 創設問題情景:
小學(xue)語文《七(qi)律長征》為我(wo)們展示了紅軍在長征途中克(ke)服困難的雄(xiong)壯圖畫(hua),請你(ni)各用一句話概括每(mei)幅(fu)畫(hua)面(mian)的主要內(nei)容。選擇你(ni)喜歡的一個畫(hua)面(mian),說說為什么喜歡?
(學生思考,小(xiao)組(zu)(zu)合作(zuo),教(jiao)師組(zu)(zu)織交流(liu)評價)
3、 紅軍(jun)長征途(tu)中歷經千難萬險,而詩中為何只描(miao)寫了這幾幅畫面?
(引導學生理解詩歌高度(du)的藝術概(gai)括性。)
(四)播放長征歌曲,以唱帶誦。
(五)作業
1、 背誦并用(yong)規范的正(zheng)楷(kai)鋼筆字抄(chao)寫這(zhe)首詩(shi)。
2、 課后探究:
“大(da)渡橋橫鐵索(suo)寒”一句中的“寒”字寓(yu)意深刻,給人多樣(yang)化的理解,你對此字有何見(jian)解?
板書設計:
七律 長征
遠征難: 只等閑:
逶迤(yi)、磅礴 細浪、泥丸 (夸張) 革(ge)命英雄(xiong)主(zhu)義精神
水(shui)拍(pai)云崖、鐵(tie)索寒 和樂觀主義精神
千里雪 更(geng)喜、盡開顏(yan)
【七律(lv)長征課(ke)堂(tang)教(jiao)學設計】相關文章:
七律長征教學設計06-03
10-22
《七律長征》教學設計范文09-18
12-06
《七律·長征》教案設計11-24
《七律·長征》教學設計與反思素材05-13
語文A版《七律長征》的教學設計11-08
小學語文《七律長征》的教學設計12-03
七律長征課件04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