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二區(qu)域地理教學課(ke)件
高二區域地理教學課件
第一講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,人口和民族
復習目標:
1、中(zhong)國(guo)地(di)理位置(zhi)、國(guo)土構成、行政區劃;
2、統(tong)一的多民族國(guo)家;
3、我國少數民族的(de)分(fen)布(bu)特點及(ji)主要(yao)少數民族的(de)地區分(fen)布(bu)。
復習方法:地圖分析法
復習過程與分析:
一、中國的疆域(高考幾次命題要求對中國疆域的感悟,地圖、地球知識的結合。)
1、從世界(jie)看中國(guo):位于東半球,北半球
亞洲東部,太平(ping)洋(yang)西岸
2、中(zhong)國領土四(si)端點:
最北端:漠河縣北端的(de)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(xian)上(53°N多)
南(nan):南(nan)海南(nan)沙(sha)群(qun)島中(zhong)的.曾母暗沙(sha)(4°N附近)
東: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(xian)相交處(135°E附近)
西(xi):新(xin)疆帕米(mi)爾(er)高原(yuan)上(73°E附近(jin))(大致與北京同(tong)緯度)
思考(kao):①我國跨緯(wei)度近50°,南(nan)北距5500km。
②我國跨(kua)經度60°多,跨(kua)5個時區,最大時差4小時。
③我國(guo)西端點日出(chu)比北(bei)京遲:2小時(shi)52分鐘。
3、中國瀕臨的海洋
①東臨西(xi)海一洋(yang):(圖(tu)中分析(xi))
北至南:渤海(hai)(我國內海(hai))——120°E經線(xian)穿(chuan)過,長蘆鹽(yan)場(chang)(chang),海(hai)濱(bin)浴場(chang)(chang),
油氣資源,
海洋污染。
黃海——與渤海全是(shi)大陸(lu)架,朝鮮半島(dao)
東海(hai)——包括臺灣海(hai)峽,油(you)氣與海(hai)洋漁(yu)業資(zi)源
南海(hai)——油氣資源(yuan),海(hai)洋漁(yu)業(ye)資源(yuan)
太平洋:臺灣(wan)島東岸直接(jie)瀕臨太平洋。
②中國的領海(hai),內(nei)海(hai),專屬經濟區。
內海——渤海,瓊(qiong)州海峽。
領海(hai)(hai)——海(hai)(hai)岸基線至12海(hai)(hai)里(1海(hai)(hai)里約1.85千米)
專屬經濟區:至200海里(li)。
③海岸與島(dao)嶼(yu):大陸海岸線18000多千米。
島嶼有臺灣島(最大島),海南島,舟(zhou)山群島,南海諸島等(deng)5000多(duo)個。
4、中(zhong)國的陸界與鄰國(中(zhong)國非常重視與鄰國的關系(xi):創造(zao)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和
平周邊環境和(he)加強經濟貿易往來。)
①陸(lu)界長(chang)達2萬多千(qian)米。
②陸(lu)上鄰國15個:
東:朝鮮(xian)(鴨(ya)綠江(jiang),圖們江(jiang))
北:俄羅斯、蒙古
西北:哈薩克(ke)斯(si)坦,吉(ji)爾吉(ji)斯(si),塔(ta)吉(ji)克(ke)斯(si)坦
西:阿富汗,巴基斯坦(克什米(mi)爾(er)地區)
西(xi)南:印度,尼泊爾,錫金,不丹
南:緬甸,老撾,越(yue)南
③隔海相望的(de)6國(guo)家:東:韓(han)、日本
東南:菲律賓
南:馬來西亞(ya)、文萊、印尼
5、中國地理位置(zhi)的優越性:
①緯度(du)位(wei)置(zhi)的優越性:
a、光(guang)熱充足,利于農業生產;
b、為(wei)發展多種農業(ye)經(jing)濟(ji)提供了(le)有利條(tiao)件。
思考:緯度位置特(te)點:a、大部(bu)分在(zai)溫帶(dai),少部(bu)分在(zai)熱帶(dai),沒有寒帶(dai);
b、緯度跨度大。
②海(hai)陸位置(zhi)的優越(yue):海(hai)陸兼(jian)備的國家。
a、東臨太平(ping)洋(yang),夏季風帶來(lai)豐沛降水,利(li)于農業生產(chan)。
b、陸上(shang)海岸線(xian)長,大陸架廣(guang)闊(kuo),利于海洋事(shi)業(ye)發展。(航運,貿易,水(shui)產,
礦產)
c、陸(lu)上鄰國多,陸(lu)上交(jiao)通可(ke)與中亞,西亞,歐洲直接往(wang)來。
二、中國的行政區劃:
1、三(san)級行政(zheng)區:
①三級(ji)劃分:省(自治區,直轄市)
縣(xian)(自治縣(xian)、市)
鄉(鎮)
②特別(bie)行政(zheng)區:香港(1997.07.01)澳(ao)門(1999.12.20)
2、對省、自(zi)治(zhi)區、直轄市的認識:(多翻地圖(tu))
①23個省(sheng),5個自治區,4個直轄市,2個特別(bie)行政區
②地(di)圖上的位置,輪廓的記憶
a、臨海省、區(qu)、市
2
b、特殊經、緯線穿過省、市、區
23°26′N:云南、廣西(xi)、廣東、臺(tai)灣
80°E,90°E,110°E,120°E,130°E
30°緯線穿(chuan)過(guo)的省(sheng)、市、區
長江、黃河流徑省、市區(qu)
③名稱認(ren)識(shi):全(quan)稱與簡稱
注(zhu)意:兩(liang)個簡稱(cheng):川或蜀,貴或黔,云和滇,陜或秦,甘(gan)或隴。
新和內蒙古的簡(jian)稱方法(fa)。
④行政中心的(de)記(ji)憶。
⑤面積大(da)小的認識:新>藏>內蒙古
三、中國的民族
1、統一(yi)的多(duo)民族(zu)的國(guo)家:56個(ge)民族(zu),漢族(zu)占人(ren)口(kou)92%;
55個少數民族,壯族人口最多。
2、各(ge)民(min)族分布特(te)點(dian):大雜居,小聚居。(利于各(ge)民(min)族相互交(jiao)往,團結合(he)作,共同(tong)繁榮)
①漢族(zu)主要分(fen)布在東部和中部;
②少數民族(zu)主(zhu)要分布在(zai)西北:維吾爾族(zu),回族(zu)
西南:傣、白、納西、藏族
東北:滿,朝(chao)鮮族,鄂(e)倫春族(內蒙(meng)古(gu))
臺灣:高山族
海南島:黎族
3、中國的民族政(zheng)策
①各民族一(yi)律平等(deng);
②在少(shao)數(shu)民族聚(ju)居(ju)的地方實行(xing)民族區域自治;
③保障各少(shao)數民族的合法權(quan)利和(he)利益,維(wei)護和(he)發(fa)展各民族的平等、團結(jie)、
互助關系。
④國家幫(bang)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(hua)發(fa)展;
⑤尊重(zhong)各(ge)民(min)族(zu)的(de)風俗習慣(guan)。
(憲法: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(ji)的(de)風俗習(xi)慣(guan)的(de)自由)
【高二區域地理教(jiao)學課件】相(xiang)關(guan)文章:
地理教學課堂課件04-04
高中地理教學課件反思范文04-13
高一地理教學課件04-03
高二文科數學教學課件04-03
初中地理課件教案05-14
04-06
八年級地理河流教學課件04-09
地理單元學習課件范本05-14
05-01
04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