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杵(chu)磨針文言文原文及翻譯
《鐵(tie)杵磨(mo)針(zhen)》告誡人(ren)們無論做什么事情,只要(yao)有恒心,一定(ding)會成功(gong)的,功(gong)夫不負有心人(ren)。接下來(lai)小編搜集了鐵(tie)杵磨(mo)針(zhen)文言文原文及翻譯(yi),歡迎查看。
鐵杵磨針
鄭之珍
磨(mo)(mo)針溪(xi)(xi),在眉州象耳山下。世傳李太(tai)(tai)白讀書(shu)山中,未成(cheng),棄去。過(guo)小(xiao)溪(xi)(xi),逢老媼(ao)方磨(mo)(mo)鐵杵,問(wen)之,曰(yue):“欲作針。”太(tai)(tai)白感其意,還卒業。媼(ao)自(zi)言姓武。今溪(xi)(xi)旁(pang)有武氏巖(yan)。
注釋
1、眉(mei)州:地名,今四川省眉(mei)山一帶。
2、世傳(chuan):世世代代相(xiang)傳(chuan)。
3、成:完成。
4、去:離開。
5、逢:碰上。
6、媼:婦女(nv)的統稱。
7、方:正在。
8、鐵杵(chu);鐵棍,鐵棒。杵(chu),壓米或捶(chui)衣用的棒,一(yi)頭粗一(yi)頭細的圓棒。
9、欲:想要。
10、感:被……感動。
11、還(huan):回去。
12、之(zhi):代詞,指代老婦(fu)人在做的事。
13、卒業(ye):完成(cheng)學業(ye)。
14、今:現在
15、氏(shi):姓…的(de)人。
譯文
磨(mo)(mo)針溪是坐落在(zai)眉州的(de)(de)象(xiang)耳山(shan)下。傳說李(li)白在(zai)山(shan)中讀(du)書的(de)(de)時候,沒有完(wan)(wan)成(cheng)好自己的(de)(de)學(xue)業(ye),就(jiu)放棄學(xue)習離開了。他路過一條(tiao)小溪,遇見一位(wei)老(lao)婦人(ren)在(zai)磨(mo)(mo)鐵棒,問她在(zai)干什么,老(lao)婦人(ren)說:“我想把它磨(mo)(mo)成(cheng)針。”李(li)白被她的(de)(de)精神感動,就(jiu)回去完(wan)(wan)成(cheng)學(xue)業(ye)。那老(lao)婦人(ren)自稱(cheng)姓武(wu)。現在(zai)那溪邊(bian)還有一塊武(wu)氏(shi)巖。
典故
唐朝著(zhu)名大詩人李(li)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(shu),常(chang)常(chang)逃(tao)學,到街上去閑逛。
一(yi)天,李(li)白又沒有去(qu)上(shang)學,在街上(shang)東(dong)溜(liu)溜(liu)、西看看,不知(zhi)不覺到了城外。暖和(he)的(de)(de)陽光、歡(huan)快的(de)(de)小鳥、隨風搖擺的(de)(de)花(hua)草(cao)使(shi)李(li)白感嘆不已,“這么好的(de)(de)天氣,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?”
走著(zhu)走著(zhu),在一(yi)個(ge)破茅屋門口,坐(zuo)著(zhu)一(yi)個(ge)滿頭白發的老(lao)婆婆,正在磨一(yi)根棍子般粗的鐵杵(chu)。李白走過去(qu), “老(lao)婆婆,您在做什么?”
“我要把這根鐵杵(chu)磨(mo)成一個繡花針。”老婆婆抬(tai)起頭,對李白(bai)笑了笑,接(jie)著又低下(xia)頭繼續磨(mo)著。
“繡(xiu)花針(zhen)?”李(li)白又(you)問:“是縫衣服用的繡(xiu)花針(zhen)嗎?”
“當然!”
“可是,鐵杵這么粗,什么時候(hou)能磨成細細的(de)繡花針(zhen)呢?”
老婆(po)婆(po)反問(wen)李白(bai):“滴(di)水可(ke)以(yi)穿石(shi),愚公可(ke)以(yi)移(yi)山,鐵杵(chu)為什(shen)么不能磨(mo)成繡花(hua)針(zhen)呢?”
“可是,您的年紀這么大了?”
“只要我下(xia)的(de)功夫比別人深,沒有做(zuo)不到的(de)事情。”
老婆婆的一番話,令李(li)白很慚(can)愧,于是回去之(zhi)后,再沒(mei)有(you)逃過學。每天(tian)的學習也特別用功,終(zhong)于成(cheng)了(le)名垂(chui)千古(gu)的詩仙(xian)。
鄭之珍簡介
鄭之(zhi)(zhi)珍(zhen),字汝席,號高石,明(ming)萬歷(li)補邑庠生。后來(lai)祁(qi)門(men)縣文(wen)化部(bu)門(men),在(zai)渚(zhu)口(kou)鄉清(qing)溪(xi)村發現了鄭之(zhi)(zhi)珍(zhen)夫(fu)婦合葬墓(mu)及(ji)《清(qing)溪(xi)鄭氏族(zu)譜》,確(que)認他為祁(qi)門(men)縣渚(zhu)口(kou)鄉清(qing)溪(xi)人。鄭之(zhi)(zhi)珍(zhen)在(zai)《新編目(mu)連戲救母勸善戲文(wen)》序中自述:“幼(you)學夫(fu)子而(er)志春秋,惜文(wen)不(bu)趨時,而(er)學不(bu)獲遂,于(yu)是萎(wei)念于(yu)翰場(chang),而(er) 游心于(yu)方外。
成語出處
出自(zi)南宋祝穆《方輿勝覽(lan)》:“過(guo)小溪,逢老媼方磨鐵杵,問之,曰:' 欲作針。' ”
成語用法
褒義(yi)詞(ci),可做謂語(yu)、賓語(yu)、定語(yu)、狀語(yu)。
【鐵杵磨針(zhen)文(wen)(wen)言文(wen)(wen)原文(wen)(wen)及翻譯】相(xiang)關文(wen)(wen)章:
《鐵杵磨針》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-12
鐵杵磨針原文翻譯01-06
鐵杵磨針文言文翻譯06-25
經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7-24
經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3-23
擒賊文言文翻譯及原文04-22
文言文原文加翻譯12-24
文言文論語翻譯及原文08-04
孫臏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2-02